越南语专业口译课教学改革初探----以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为例
作者:黎巧萍 发布时间:2018-03-27 15:30:20
【摘要】近年来,中国和越南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越南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水平的口译人才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顺应社会的需要,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调整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增设了越南语口译课。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口译课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因此对口译课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从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课时等方面都进行新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越南语口译 教学 改革
随着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往日益深入。作为中国重要的邻邦,中越两国的交往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因此社会对高水平越南语译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小语种的越南语专业,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入学时,越语水平基本为零。然而,社会对越语翻译水平的要求,并不会因为学生起点低而降低。意识到这个问题, 2007年, 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在原来开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基础上增设了越南语口译课, 目的是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承担各种口译任务的越语人才。据我们了解, 当时国内还没有哪所学校的越南语专业开设有口译课, 因此没法向兄弟院校取经。教师全凭个人的实战经验以及参考英语的口译课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一些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口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时间紧,训练量有限,资料更新困难,教学手段落后、单一等问题,因此口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专业主要从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建设、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课时等方面都进行新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越南语口译课改革内容
1、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
(1)教学时数和课型。
我校的口译课开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口译课的教学时数经历了学时相对较多到压缩学时、又到增加学时的过程。在开设口译课之初,我们把口译课分为《越南语口译I》和《和越南语口译II》,分别在第七和第八学期开设,总学时分别为50节和16节。《越南语口译I》和《和越南语口译II》开设了两个年级,由于本科培养方案的调整,本专业第八学期不再开课,因此,把《越南语口译I》和《和越南语口译II》合并为《越南语口译》课,只在第七学期开课,总学时51节。从2013级开始,我们把《越南语口译》课的学时增加到72节,并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增设《越南语口译基础I》和《越南语口译基础II》,各32节,在第七学期增设《越南语同声传译》课,共32个学时。增加学时后,使得学生在课内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口译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教学目的和任务。
由于学时的调整,《越南语口译》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也相应进行了调整。《越南语口译I》是针对学生掌握越南语口译最基本的理论方法而设置,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原语复述”、“速记”、“短句翻译”、“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长句分析”、“口译笔记”、“逻辑归纳”为主要目标。具体任务是(1)学生能用越南语和汉语流利复述发言者的讲话原语;(2)迅速简单扼要地记录发言者的发言内容;(3)准确翻译发言者的短句讲话;(4)迅速用脑记住发言者的即时发言,并进行准确翻译;长期积累各领域的专业词汇和各种常见句型及固定词组的翻译;(5)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长句的翻译方法;(6)学会简明扼要和分层次的做口译笔记;(7)能运用逻辑归纳法简单扼要而又全面地归纳翻译发言者零散的发言内容。《越南语口译II》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或模拟专题口译情景,帮助高年级学生巩固和提高越南语口译的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走上岗位时拥有较为扎实的越南语口译能力。把《越南语口译I》和《越南语口译II》合并为《越南语口译课》之后,口译课改革前仍然沿用原来的课程教学大纲。直到2013年制定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增设《越南语口译基础I》和《越南语口译基础II》以及在第七学期增设《越南语同声传译》课后,我们修改了口译课的课程教学大纲,重新明确了教学目的和任务,《越南语口译基础I》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针对学生掌握越南语口译最基本的理论方法而设置,以越南语口译实践的基本原则技巧为主要目标,具体任务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越南语口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口译的概念、特点、类型、评价标准、口译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口译实践的基本处理原则与方法、口译应急处理技巧等。《越南语口译基础II》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为以越南语口译思维各环节的处理技巧为主要目标,具体任务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越南语口译实践中听解、记忆、笔记、语言转换与表达等各个环节的技巧,为学生越南语口译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越南语口译课》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或模拟专题口译情景,帮助高年级学生巩固和提高越南语口译的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走上岗位时拥有较为扎实的口译翻译能力。《越南语同声传译》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翻译语言特征,提供练习方法与素材,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能力,挖掘学生自我上进的潜力。兼顾学生交替传译能力的提高,以此为基础,适当尝试浅显的同传过程,为将来专业的同传训练和工作打下基础。本校越南语专业四年级的学生,语言功底扎实,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高级口译训练。通过一定的培训,为一些口译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以达到加强交传,了解同传的目的。
(3)教学方法。
《越南语口译》主要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内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原语复述、速记、短句翻译、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长句分析、口译笔记、逻辑归纳。训练过程中选用典型的句式进行原语复述,短句翻译要灵活多样,长句口译分析要有代表性,口译笔记要简单扼要、层次分明,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针对汉越语的差异以及越南语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如数字、人称代词、外来词、定语等。同时,结合各章内容组织展开讨论、撰写综述报告、口译现场模拟等。对学生的口译评价:仪表是否得体;表情是否自然;语速是否得当,是否被听众接受;声音是否洪亮和自然;是否与听众交流眼神。同时注意借鉴成熟的英语口译理论,结合越南语的特点,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越南语口译方法。除了课内实践和理论教学外,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因为充分的口译实践是提高口译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大三在越南留学期间,推荐学生到一些中资企业或中国商品展销会担任口译员。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期间,博览局、外办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和陪同口译员。大四学生经过一年的留学以及一年的口译基础课学习,可以承担一般的口译任务。采取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口译技能得到了加强。
2、教材建设。
我校的越南语口译课一直使用授课教师的自编教材。自编教材有其优点,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因为使用的素材大多是授课教师近期的实践口译材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式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不同的授课老师所使用教材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一,编排不系统和不连贯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组织有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一本口译教程。教材编好后,授课将以教材为主,任课老师最新的口译实践材料、口译案例为辅。既保证学生学到系统的口译理论,又兼顾到口译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3、加强口译师资队伍的建设。
口译教师必须具有口译工作经验,因为口译工作具有职业性和经验性很强的行业,有其特定的行业规范和操作方法。因此,我们一方面组织口译课任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教学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口译课教师积极参加本校及校外的翻译实践,如:越南165干部培训班、东盟法律培训班、越南旅游培训班、越南司局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的课堂和陪同口译、中越青年大联欢、中国-东盟博览会领导会见口译和国际研讨会的同声传译。教师在口译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以现时的题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 越南语口译课改革取得的成效
经过十年的口译教学探索与实践,学生基本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大部分学生都克服了怯场的心理,大胆实践,当碰到外来词、人称代词、数字以及长句等难度较大的越语口译问题时,学生都能结合所学知识,化解一个个口译难题。学生一次次的陪同口译,商务口译实战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越语口译水平。这几年,本地公安机关很多涉越案件,担任越语口译的基本都是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口译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个别优秀的学生还承担联合国涉越项目的口译工作,得到联合国防拐项目中国办公室、福建、广东和吉林等省市公安机关的好评。达到了开设口译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 越南语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越南语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越南语专业口译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所述,越南语口译教学借鉴了成熟的英语口译理论,但英语的口译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越语口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指出两者的差异,效果将会适得其反。比如人名、地名的翻译。中国人名和地名通常要按照一定的对应规律音译成越南语,不能直接用汉语拼音,这是越语口译和英语口译不同之处。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英语口译理论来指导越南语口译。
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采取“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级到越南相关大学留学一年。学生所留学院校为非外语院校,学校没有语言实验室,更没有同声传译实验室,没有口译教材,口笔译课程的师资均为外聘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无法从课堂上获取较多的口译理论知识,也不便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解决越南语口译教学存在问题的建议。
要提高越南语口译课的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尽快编写一套越南语口译理论与实践教材,构建越南语口译理论。
运用微格教学,把口译教学进行录播,口译课老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建立起越南语口译实践案例库。
与留学学校合作举办越南语教学和研究研讨会,相互探讨越南语教学问题,加强理论的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 结论
本文总结分析了越南语口译课改革的内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越南语口译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同时要注意收集、整理自己的口译实践资料,建立起越南语口译实践案例库,并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利用留学和实习等机会,到博览会、旅行社、中越企业参加商贸、文化洽谈会的接待和翻译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口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卢信朝. 中国口译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 山东外语教学,2006(3).
[2]施静. 日语口译教学初探. 外语教学与研究[J],2010(23).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越南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黎巧萍,博士,译审,研究方向:越南语言文化及汉越互译。电子邮箱:qiaopingli@aliyun.com.
![]() |
![]() |
![]() |
||||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 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 |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广西医科大学外语学院 | 广西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桂林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 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 | 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 | 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 梧州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 右江民族医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 |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