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协会 - 广西译协年鉴

2018年年鉴

作者:容向前   发布时间:2021-10-11 16:20:41

  

  广西翻译协会(原名广西翻译工作者协会)是广西外语翻译界最重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8年5月,会员遍及全区40多所高校、高职院以及涉外、科研部门、厂矿企业。目前有团体会员1个,个人会员1190人(其中高级职称325人,中级职称408人),设内部机构6个(秘书处、学术部、翻译部、培训部、民语部、桂林分部)。现任领导机构是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为覃修桂,名誉会长为黄天源,秘书长容向前。

 

  主要活动 2017年4月22日至24日,我会副会长、语言服务产业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达译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连芳,带领语言服务技术团队联合相关单位承办亚洲语言资源国际研讨会。会议在南宁举行,由广西科学院主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AFNLP)、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中国研究计划组织,广西达译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欧洲语言资源协会(ELRA)、广西计算中心承办,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意大利、泰国、老挝、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使‘一带一路’沿线信息交流更有效”主题进行交流与研讨。开幕式在南宁荔园山庄举行,主题和专题论坛在广西民族大学有关场馆举行。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等知名学者、广西科技领域负责人、行业和产业及学生代表400多人参加,探讨了在“人工+机器”翻译和语言服务框架下实现科学研究与实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效对接的重要课题。

 

  2017年6月10日至11日,由我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广西译协MTI协作与教学研讨会暨MTI研究生论坛以及由广西民族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翻译学前沿论坛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点建设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等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广西主要高校的知名学者做了重要的学术发言。来自广西5所MTI高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和论坛,就外国语言文字学科建设、英汉语比较研究、翻译和语言服务理论和实践、广西高校MTI教学研究等专题展开了充分交流。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民语翻译局壮语文室(我会民语部)承担了用壮文翻译大会文件和在人民大会堂用壮语进行同声传译的光荣任务。完成翻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及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等大会文件,共计10.2万汉字。完成大会及系列活动同声传译任务。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壮语言和文字翻译为大会壮族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准确地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做出了贡献。

 

  2017年11月18-19日,我会联合四川省翻译协会、陕西省翻译协会、河南省翻译协会、河北省翻译协会、贵州省翻译协会、甘肃省翻译协会、宁夏翻译协会、武汉翻译协会等共9家来自9个中西部省份的翻译协会,以中西部翻译协会共同体及广西翻译协会名义联合主办了“中西部译协共同体首届翻译研究与教学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在广西桂林举行,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具体承办。活动适逢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立意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寄语认为广西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号召。在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外译”的大背景下,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54个单位3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聚焦翻译主业,围绕翻译研究与教学等主题展开了积极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届中西部翻译研讨会是近年来广西区内举办的规模较大的译学大会,达到了搭建平台、研讨译学前沿问题、交流学术信息等目的。用语言工具促进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反过来也将使得具有区域特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够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