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翻译服务 >> 翻译心得

译者刘宇昆:翻译是场美丽跨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8 14:23:02

 

摘要: “一流的译者应该做到信、达、雅的平衡。”

 

刘宇昆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三体》英文版译者,也是软件工程师和职业律师。《三体》获奖引发的科幻小说热潮,离不开他身兼译者、作者和跨文化传播者多重身份的贡献。

 

刘宇昆喜欢思考与探索人和人、事物和事物的边界。他的世界,就像是一部他自己写的《三体》。

 

圈外人不一定了解刘宇昆,而国内的科幻迷对他已不陌生。为了区别“大刘”刘慈欣,大家叫他“小刘”;他的英文名字是Ken Liu,所以国内科幻迷又俏皮地称呼他为“啃刘”。

 

小刘是美籍华裔科幻作家,早在大刘得奖前就获得过雨果奖。所以在西方世界中,小刘远比大刘有名、也出名得更早。

 

“大满贯”得奖高手

 

1976年,刘宇昆生于甘肃兰州,8岁随父母移民美国。父母为他提供了大量读物,使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刘宇昆时常回忆起小时候自己最爱编故事,然后配上插图给爷爷、奶奶看。

 

8岁时,他就创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这也许是他热爱科幻的开端。长大后,他在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辅修计算机,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之后,刘宇昆又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软件公司,并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邓启怡。公司运转良好,但他还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于是又考上了哈佛法学院读研。

 

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企业税法律师,工作辛苦却报酬丰厚。不过,写作这件事始终让刘宇昆念念不忘。直到他决定和邓启怡结婚时,想借此机会成为波士顿一名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这样他就能够有空闲重拾纸笔,继续其钟爱的小说与诗歌创作。

 

律法训练出的严谨逻辑与文学培养的创造性思辨,提高了他的写作技巧,滋养了他的创作才华。

201292,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70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他凭借《手中纸,心中爱》以及《终结历史的男人》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双奖提名。此后,《手中纸,心中爱》更是一口气斩获了欧美三大奖项:星云奖、雨果奖和奇幻界最高奖“世界奇幻奖”(均为最佳短篇小说奖),他也成为继特德·姜(姜峰楠)之后又一位备受肯定的华裔科幻作家。2013年,他再接再厉,凭《物哀》再夺雨果奖。

 

这样一位新秀,也早被国内看中。20129月,《科幻世界》在“世界科幻大师丛书”系列里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算法》。

 

2014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思维的形状》。

 

20153月,《科幻世界》又出版了他的短篇佳作集《杀敌算法》,收录了获雨果奖的作品《物哀》。

 

如同对待“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三体》的翻译,很多人关注的焦点都在于:一名美籍华裔怎样去诠释涉及敏感历史的故事?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多了解?

 

对此,《三体》作者刘慈欣回应称“完全不用质疑”。他说刘宇昆对中国非常了解,中文造诣也非常高。

 

与其他美籍华裔不太一样,刘宇昆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入的了解。“喜欢经典武侠,熟读金庸小说,又对当下中国动态了然于胸。与他聊天,感觉他就是一个中国通!”作家夏笳这样评价刘宇昆。

 

谈到翻译,刘宇昆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翻译别人的作品就像照顾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责任重大。”

 

“翻译就是将用一种语言书写的作品打碎,穿越大海重洋,送到另一种语言里重组。但有时两种语言的差别,比横亘在中美之间的太平洋还要大,这也是翻译最为困难的地方”。

 

刘宇昆说,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对他而言并非难题。在《三体》的翻译中,故事开头的情景设定在“文革”,怎样让对中国历史没有充分了解的英美读者更好地理解情节?刘宇昆的解决办法有点儿土,但很有效,那就是“写注脚”。“我以尽可能少的注脚给英美读者提供了便于理解情节的历史知识。”他说。

 

更微妙的问题往往涉及修辞手法和叙述技巧。

 

“我首先想到的是调整叙述方式,尝试以美国读者熟悉的方式讲故事”。在翻译夏笳的小说《百鬼夜游行》时,刘宇昆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意译成英语读者可以接受的短语(如将“惊蛰”译为Awakening ofInsects),而非直接用拼音“Jingzhe”。

 

刘宇昆说,过分追求字对字的翻译,无益于对原文的忠实还原,生硬的表达甚至可能对原文的含义造成曲解,适得其反。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比创作更艰难。

 

作为译者,他秉承的原则是“忠实原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尽可能将原文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进行过多的雕琢,但也不遗漏重要的东西”。

 

“一流的译者应该做到信、达、雅的平衡”。他表示,最好的英文翻译并不非得是“这篇文章好像原本就是用英语写成的一样”,而可以是一种全新的排列组合,让读者窥见在另一种文化中浸润的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感受另一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如同跟一个新朋友见面握手一般。

 

“二刘”最大的不同

 

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同为科幻作家,“二刘”最大的不同在于,作为纯粹的“理工男”,他本人更专注于对科幻技术的想象,而刘宇昆的作品则流露出更多基于科学技术之上的对人性的呈现。

 

刘宇昆在一篇名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日志中曾这样写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利用文学隐喻表达不同观点和批评的传统。”

 

在文中,刘宇昆以陈楸帆所写的《鼠年》为例,称小说以“科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甚至到了不得不与转基因老鼠作战的田地,剑指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社会不公和混乱。不难看出,陈楸帆的小说对中国制造业廉价劳工问题的深层透视是刘宇昆欣赏的。

 

刘宇昆说,最好的科幻小说应该有一种力量,能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世界。这似乎像极了刘慈欣在《三体》中那句著名的告诫:“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创作理念上的共性,让大刘和小刘这对写科幻小说的“理工男”成为了好朋友。刘宇昆告诉记者,能与大刘成为朋友,是他在翻译《三体》整个过程中的一大乐事。“他(大刘)豁达、智慧,是一个很棒的作家和冷静的思想者。”小刘评价道。